面對我們最親愛的人,我們是否曾經有些心裡的話卻說不出口?如果彼此之間可以,多希望我們可以交換彼此最真實的感受與想法。
其實,面對最親愛的人,我們內心最深處的顧慮也會慢慢浮現,也正因為最親密,我們也會害怕自己最脆弱的地方被發現。
情感溝通心理學系列,源於心理學家Eric Berne 的 溝通分析理論 (Transactional Analysis),剖析我們在溝通當中的心理狀態以及互動方式。其中,「心理遊戲」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在溝通的過程中,使用一種不合時宜的方式來溝通,在互動時,給彼此帶來很不舒服的感覺,在結束後,會有一種「為什麼我又說出這樣的話?」、「為什麼事情老是變成這樣」的感受。
心理遊戲一點都不好玩,結果也會對彼此造成傷害,但只要我們能夠覺察自己與對方的狀態,是可以試著避免與改善的。
在情感溝通心理學裡,我們從Eric Berne的著作「人間遊戲」中,摘錄了生活中常見的心理遊戲,與大家分享,大致可分為幾類:
‧生活遊戲
‧婚姻遊戲
‧聚會遊戲
‧性遊戲
‧心理治療室內的遊戲
‧好遊戲
歡迎你一起加入學習,認識自己的溝通狀態,讓你與親密的人之間,有更好的溝通!
I 講者介紹
李介文,臨床心理師
長庚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 。脫下白袍之後,也是作家,業餘歌手
在身心科看盡人間百態,致力於用心理學幫每個人的生活注入活力與希望,期待用心理學搖滾世界。著作有:《反芻思考》、《刻意失戀》、《你的孩子不奇怪》
劉家安 ,走心療癒主持人
現職中廣新聞網 孜孜聽書 節目製作人、主持人
各式行銷公關活動、記者會 主持人
「新傳媒學苑」聲音表演訓練課程 講師
FB粉專 - 家安愛說話
前言 - 好好吵架;才能好好愛
一、自我驗證預言:玩心理遊戲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二、三種自我狀態:成人 (adult) 、父母 (pareant) 、小孩 (child)三種切換狀態:
1.成人狀態 這個很好 說理用的
2.父母狀態 就是我比你厲害 你要聽我的 又分成 養育型父母 ( 一直想要照顧你) 跟 指責型父母
3.兒童狀態 又分成 自由天真型的兒童 跟小教授型的兒童
三、心理遊戲的特徵、好處、角色(拯救者、迫害者、受害者)
四、
生活遊戲1:官兵捉強盜
生活遊戲2:抓毛病
五、
生活遊戲1:你為什麼不?
生活遊戲2:你說的對,可是⋯
六、
心理治療室內的遊戲1:都是你害我的
心理治療室內的遊戲2:我只是想要幫你忙
七、
婚姻遊戲1:要不是為了你
婚姻遊戲2.你看我多努力啊
八、
婚姻遊戲1:困境
婚姻遊戲2:法庭
九、
婚姻遊戲1:忙忙碌碌
婚姻遊戲2:性冷淡
十、
好遊戲1:紳士
好遊戲2:樂於助人
十一、
聚會遊戲1:笨手笨腳的人
治療室遊戲2:愚蠢的
性遊戲1:讓你和他打架
性遊戲2:挑逗
十二、
治療室遊戲1:木頭樁子
治療室遊戲2:貧窮
1. 用心經營情感關係者。
2. 喜歡自我探索者。
3. 需要與人溝通者。
4. 人際關係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