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有聲內容 恕無法使用孜孜線上聽活動折扣碼
為什麼要學佛?
有些人是在遭遇巨大的傷痛時,藉由宗教平靜心靈;
有些人是內心空虛,想尋求精神寄託;
有些人是為了消滅因果惡業,離苦得樂;
究竟,學佛可以帶給我們什麼?
我們又為了什麼目的學佛?
I 課程內容
學佛的主要目的不是求神通、求感應,而是為了能夠讓自己主動操控自己的內在幸福……所以我們要以務實正確的方式,每日堅持修心的努力,如是年復一年,十年復十年,你將會感到真實的幸福,這才是應有的、正確的學佛態度。
達賴喇嘛尊者漢語口譯 蔣揚仁欽
自十三歲起,修習佛法三十年,最終領悟:
學佛的目的是為了離苦得樂,你是否走上正確的學佛之道,要看你是否越學越快樂!很多人學佛多年,不但沒有變得越快樂,反而更多的煩惱,這表示他的學佛方法是錯的,沒有走在正確的學佛之道上。
這套課程將分成四大部分,講述學佛的理由與目的:
【PART1】學佛的第一個理由:離苦得樂,遠離痛苦,追求真正的快樂
教你遠離迷信、放下煩惱、分辨「什麼是真正的快樂」,以及修習「愛他心」,正確地去愛,很適合非佛教徒一起瞭解。
【PART2】學佛的第二個理由:因果不爽,起心動念都是業
「不爽」,顧名思義,就是沒有差錯。也就是說因果的規律法則是沒有絲毫差錯,不會有任何的偏差。唯有起源於「樂因」,才能有「樂果」。反之,惡因,自然導致惡果。遵循事出有因的規律,找出快樂之道的大方向。
【PART3】學佛的第三理由:前後今生,停止累世造業、不由自主的生死輪轉
許多言論用「人有前世今生」警告人們「不可造惡」,說是前世惡業會影響今生,今生種下惡因,來世必須償還,這個說法是否正確?這部分講解我們應該如何認知前後今生,並讓我們用於自身的修行。
【PART4】佛的第四理由:緣起性空,用智慧之眼,看透世間無所不變
透過佛教的四個派系:「有部」、「經部」、「唯識」和「中觀」的不同說法,驗證並說明徹底斷除煩惱的方法。
I 學習之後您將獲得
-
以邏輯系統的方式瞭解為什麼要學佛
-
懂得追求「真正的快樂」的方法
-
破除迷信,瞭解佛學中對於生命苦樂、因果的解答
-
透過「感恩訓練」的練習,培養「愛他心」,從此擁有自己掌控內在幸福的能力
I 作者/朗讀者
蔣揚仁欽
自1996年起,擔任達賴喇嘛尊者漢語口譯至今。1989年,前往北印度達蘭薩拉辯經學院(Institute of Buddhist Dialectics)學習長達十四年的五部大論、四大教派等高等教育,最後以〈心與空〉的哲碩論文,獲取甲級成績及「無別大教授師」之學位。2014年取得哈佛文理學院(Harvard GSAS)的博士學位。著有《我的上師達賴喇嘛》、《自己的路,勇敢的走》,譯有《善言初慧擇眼》、《宗義寶炬論》、《實執爭論》、《覺燈日光》、《達賴喇嘛尊者開示佛子行三十七頌》、《佛法科學總集》、《中觀根本論釋‧佛護論》等書。
相關著作:《為什麼學佛?蔣揚仁欽帶你認識佛法的十七堂智慧課》《自己的路,勇敢的走》
I 誰適合聽
-
想知道為什麼需要學佛的人。
-
學佛一段時間,內心產生疑問的人。
-
受到外在或他人影響而不快樂,想要培養尋找內心幸福能力的人。
-
對生命目的、因果、輪迴等議題有興趣瞭解的人。
I 篇名 / 目錄
發刊詞:修習愛他心,追求真實的幸福
【PART1】學佛的第一個理由:離苦得樂,遠離痛苦,追求真正的快樂
第一品 遠離迷信
第二品 放下煩惱沒有那麼難
第三品 您以為的快樂,真的是快樂嗎?
第四品 學會轉念,就得到了幸福
第五品 幸福是可以培養出來的
第六品 沒有比學會正確去愛更重要的事
第七品 決定痛苦的,不在於苦難大小,而是人心
【PART2】學佛的第二個理由:因果不爽,起心動念都是業
第八品 因果關係不僅是耕耘與收穫
第九品 業果的輕重
第十品 以三種角度深知因果不爽
第十一品 好心沒好報?
第十二品 令人迷惑的因果疑難
【PART3】學佛的第三理由:前後今生,停止累世造業、不由自主的生死輪轉
第十三品 心識究竟存在不存在?
第十四品 如何終止不由自主的生死輪轉
第十五品 光憑禪修不能終止後世輪轉
【PART4】佛的第四理由:緣起性空,用智慧之眼,看透世間無所不變
第十六品 有經二部及唯識對無我的解讀
第十七品 緣起現性空,性空現緣起
I 有聲出版製作
城邦微學習
城邦微學習專區 無法使用孜孜線上聽活動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