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講者的話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中國變成戰勝國,但是卻反而陷入更複雜的軍事與政治混亂,同時世界霸權爭逐角力當中,台灣的歷史就在不是由台灣人本身可以左右的情況下展開。從熱戰到冷戰,我們可以連結到台灣的歷史,以及從西方霸權的角度,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相互牽制,同時看見二次世界大戰後列強國家與戰敗國所經歷的一切,進一步分析今日世界的局勢變化.....
I 講者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歷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總編輯、總主筆及副社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老人與海》為首部譯作,並有散文、小說與論述等超過五十部作品。
I 關於國共第二次內戰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在第二次中日戰爭末期至結束後,雙方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引起的內戰。
關於戰爭性質其實雙方觀點各有不同:就中國共產黨而言,是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推翻中國國民黨統治而進行的國內戰爭,稱此為「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亦稱「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簡稱「解放戰爭」;就中國國民黨而言,這個內戰是由中國共產黨發起對中華民國政府的叛亂,稱這場戰爭為「動員戡亂」、「戡亂」、「戡亂戰爭」或「抗共衛國戡亂戰爭」。
I 關於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於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的事件。1947年2月27日,因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查緝私菸時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引起28(次)日的陳情抗議傷亡。更擴及後續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佔官署,本省人對外省人報復攻擊,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派遣軍隊逮捕與鎮壓殺害臺灣民眾。
此事件,造成民眾大量傷亡。這是臺灣現代史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之後臺灣緊接著實施長達38年的戒嚴,至少數萬名民眾在白色恐怖時期死亡、失蹤、監禁;二二八事件數十年來成為禁忌的話題,成為後來族群對立衝突的原因。
I 關於韓戰
韓戰,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權與大韓民國政權之間的戰爭,其中北韓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的軍隊支持,南韓由聯合國(主要是美國)的軍隊支持。
戰爭於1950年6月25日在邊境地區的衝突和南部的叛亂之後,北韓入侵南韓開始,於1953年7月27日在簽署停戰協定後停戰。
I 推薦給您
1. 對歷史沿革有興趣者,18~120歲皆適合聆聽
2. 增進歷史知識,有助從事政治、企管、經營、教育等工作的你
3. 將來從事普及歷史工作的你,例如歷史系學生
4. 國/高中學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歷史/二戰/國共內戰/韓戰,各國鬥爭有疑問者
5. 以史為鑒、通貫古今 ,想深入了解史實的你
I 有聲內容大綱
第一集
陷入軍事與政治紛亂的中國
國民黨的派系時代變革
孔宋兩大家族的相互牽制
第二集
國民政府外匯與財務的混亂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的統治政策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的經濟特殊化
第三集
影響台灣重大歷史-二二八事件背景
重大歷史二二八事件-全臺衝突爆發
重大歷史二二八事件-事件延續
第四集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陳儀的兩面手法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轉型與分歧
二二八事件處理大綱與32條要求
第五集
陳儀與中央政府的關係
陳儀的軍事武力鎮壓
喬治柯爾-被出賣的台灣
第六集
台灣在國共內戰角色上的歷史演進
台灣問題-二二八事件陰謀論
蔣介石決議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
第七集
國民政府混亂局面-上海對美不滿事件
美元牽制國民政府政治改革
第二屆國民代表大會-總統選舉的角力
第八集
國民政府幣制改革
蔣孔宋家族的鬥爭
第二次國共內戰-慘烈的冬季攻勢
第九集
遼省會戰、徐蚌會戰與平津會戰
遼省會戰關鍵-收復錦州
徐蚌(淮海)會戰-國民政府的失策
第十集
徐蚌(淮海)會戰-戰略認定差異
徐蚌(淮海)會戰-碾莊戰役
徐蚌(淮海)會戰-廖運周的背叛
第十一集
徐蚌(淮海)會戰-杜聿明的兩難
平津會戰-北平和平解放與善後
蔣中正之文膽-陳布雷的起落
第十二集
內戰尾聲-國共談判
南京政府退隱西口
和談會議-國內和平協定草案
第十三集
渡江戰役(京滬杭戰役)的開始
影響渡江戰役勝敗關鍵
逐漸成形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第十四集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冷戰後的另一段強權-蘇聯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巨大差距
第十五集
蘇聯史達林霸權的掘起
其他共產主義國家中央集權制的影響
赫魯雪夫-去史達林化政策
第十六集
冷戰時期美國處理戰敗國的方式
美國圍堵政策與冷戰意識型態
世界經濟的巨人-美國
第十七集
冷戰後期-美國與蘇聯的微妙關係
時代精神號召-聯合國
胡佛與杜魯門合作解決飢荒問題
第十八集
尋求政權統一-韓戰爆發
蘇聯與中國對韓戰的態度
史達林對韓戰政策變化
第十九集
韓戰中後期-美國與中國支持韓戰的動機
東亞局勢的複雜-蘇聯對北朝鮮的牽制
北朝鮮節節敗退
第二十集
韓戰決定性的戰役-仁川登陸戰
麥克阿瑟與聯合國參聯會的分歧
美軍內鬨-漢城戰役
I 錄音 / 後製
News98電台 ‧ 凌嘉陽 (孜孜協力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