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楊照老師收錄歷年來用心製作的文學解析,前後製作歷時三年為保留其完整性,部份內容為現場錄音,敬請試聽過後再行購買,謝謝。
限時特價2024.12/16~2025.1/19
在一個強調臺灣本位、臺灣主體的時代,楊照想為臺灣文學抱屈。特殊的歷史因素衝擊影響下,臺灣曾經有過驚人的文學榮景,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成長過程中是閱讀文學為必要經驗,並且以文學作品當作世代深度交流的共同語言。他們所閱讀的文學作品當然有很大一部份是外來的,不過在興盛文學需求中,也刺激產生了眾多來自臺灣社會的精彩作品。
這些作品當年吸引了眾多讀者,給予他們思想或情感上的刺激與撫慰,有些甚至蔚為流行現象。然而令人遺憾的,明明曾經具體參與台灣歷史構成,很多作品卻在臺灣本土意識高漲後,反而被刻意忽略、排除在新的臺灣意識範圍外了。
楊照的理解是:挖掉了這些有過歷史作用,而且展現了文學成就高度的作品,不可能有完整的臺灣歷史圖像。排除了這些作品,無從訴說真實的臺灣文學史和堅實的臺灣歷史。臺灣最重要的特色,在於多元多樣文化面貌,而這些文學作品將多元多樣表現得最為淋漓盡致。
因而有這套用四十八小時介紹四十八本長篇小說的特殊課程,共分六個系列,每系列8講安排了八本小說,讓大家可以慢慢跟著一起閱讀。四十八本小說的出版時間落在一九四九到一九九九這五十年間,小說中清楚、鮮明反應了各個時代的生活與關懷。小說的取材、寫法、類型有很大的差異,能夠呈現臺灣文學的豐富底蘊。
希望讓大家可以透過理解這些小說,體會曾有過的那麼一段社會與文學交映、歷史與人文關懷彼此加強的臺灣豐美景致。
I 講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作家,文化評論人,曾任《明日報》總主筆、《新新聞》總編輯、總主筆及副社長。現為新匯流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已出版數十部文學創作及文化評論著作,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悠遊於不同身分,以俐落又不失幽默的筆觸與談吐,準確刺中問題核心;而他對文學、歷史、音樂與美食的愛好,又讓人在他的言談中得以感受詩意與浪漫的光采。
I 推薦給您
1. 對臺灣文學豐富底蘊、小說語法/語意/詞藻詮釋有興趣者,18~100歲皆適合聆聽
2. 增進文學與歷史知識,有助於生活、學習、興趣、休閒的需求
3. 欲從事普及歷史工作的你,例如文化研究者、歷史系學生
4. 身為國/高中學生,對臺灣文學演進有興趣者
5. 想聽歷史故事,深入了解歷史的您
I 有聲內容大綱
系列一、
陳紀瀅《荻村傳》.潘人木《漣漪表妹》.王藍《藍與黑》.紀剛《滾滾遼河》.鹿橋《未央歌》.聶華苓《桑青與桃紅》.羅蘭《飄雪的春天》.姜貴《碧海青天夜夜心》
系列二、
朱西寧《旱魃》.司馬中原《狂風沙》《闖將》.張愛玲《秧歌》《赤地之戀》.馮馮《微曦》.趙滋蕃《半下流社會》.李永平《海東青》
系列三、
郭良蕙《心鎖》.瓊瑤《窗外》 .朱少陵《傷心咖啡館之歌》.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 .高陽《慈禧全傳》《胡雪巖》 .古龍《楚留香傳奇》.張大春《城邦暴力團》
系列四、
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東方白《浪淘沙》.李喬《寒夜三部曲》.朱西寧《八二三注》.舒暢《那年在特約茶室》.張系國《昨日之怒》.劉大任《浮蝣群落》.平路《行道天涯》
系列五、
王文興《家變》.七等生《削瘦的靈魂》.吳祥輝《拒絕聯考的小子》.張系國《棋王》.白先勇《孽子》.馬森《夜遊》.於梨華《又見棕櫚又見棕櫚》.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
系列六、
蘇偉貞《離開同方》.劉克襄《風鳥皮諾查》.朱天文《荒人手記》.邱妙津《鱷魚手記》.駱以軍《遣悲懷》.舞鶴《思索阿邦卡露斯》.張貴興《群象》.宋澤萊《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
I 錄音 / 後製
趨勢匯流人文書院
I 楊照老師系列其他課程
《動盪中的世界史系列》
楊照 冷戰霸權中的權力故事
楊照 大戰中的霸權動盪
楊照 從熱戰到冷戰的巨變時代
為了不斷提升品質,期望您能提供建議和反饋,讓孜孜越來越好!
請點擊連結 填寫問卷 另有驚喜小禮,衷心感謝您。